南财校友互动交流中心南财交友南财学子茶社
查看: 41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最早期的创业孵化器——中国百余所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建议(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9-28 11:09:5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写在前面:本文由GCC(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校园伙伴)团队撰写,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广泛调查,了解中国现有创业教育模式、方法和师资配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现由创业基金会微信公众账号首次公开连载,转载请注明出处。

3月6日起连续三天连载《中国百余所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建议》

今日连载内容如下:

一、研究背景概述
二、中国百余所院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三、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案例分析




【以下为正文】:

摘要:大学创业教育不仅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本文在对中国创业教育现状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受调查中国高校在创业教育方面的经验和不足,并借鉴国外欧美国家在大学生创业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针对不足提出建议,以望为国内创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思路。

一、研究背景概述


大学创业教育不仅仅关系到大学生就业,更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活力和未来。大学生创业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推动力之一,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推进器。

在西方,1947年,哈佛大学教授迈尔斯·梅斯(Myles Mace)为商学院MBA学生开出第一门创业课程《新创企业管理》。1953年,纽约大学教授彼得·德鲁克为学生开设《创业与革新》课程,以培养学生自我创业能力为目的的创业教育在美国出现。1968年,柏森商学院在本科教育阶段开设了第一个创业学主修专业,1980年,美国通过《贝杜法案》(Bayh-Dole Act),统一把政府资助研究所获得的知识产权交给了大学,肯定了大学申请专利和研究成果向企业转让、进行市场推广的做法。这一法案大大促进了高等院校知识产业化、资本化的内在动力,也为大学开展创业教育提供了监视的支撑环境,出现麻省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等创业型大学。到20世纪90年代,创业教育快速发展,许多一流的商学院已把创业学设为工商管理硕士的主修或辅修专业。到90年代中期,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已经开始培养有关创业学方向的工商管理博士,其中哈佛大学商学院有十几位教授专门从事创业学研究。1997年,美国开设4门以上创业教育课程的院校达到50所左右。2001年,美国超过1500所院校提供创业课程。

在中国,清华大学是高校创业教育的先行者。1998年,清华大学在国内管理学院中率先为MBA开设了“创新与创业管理方向专业”,其中包括8门课程,即“创业管理”、“创业投资”、“新产品开发”、“项目管理”、“企业家精神与创新”、“技术创新管理”、“知识产权管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同时,还为全校本科生开设了“高校技术创业管理”课程。1998年,清华举办了第一届清华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以后每年一届。在比赛期间,学校组织了各种相关知识的讲座和培训,对向广大学生普及创业知识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已经成为清华大学创业教育中的重要活动,与创业课程教育形成比较好的互补。

为了扩大高校创业教育的范围,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2002年4月,教育部选择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武汉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及黑龙江大学等9所大学进行创业教育试点,引导试点学校通过不同方式,对创业教育进行实践性探索。创业教育在9所试点学校有序开展和进行着。随后其他高校也逐渐开展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研究在高校领域逐渐普及。

本研究希望通过问卷调查、文献研究、对比分析和案例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创业教育现状进行广泛调查,了解中国现有创业教育模式、方法和师资配备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并提出建设性的改进意见。

二、中国百余所院校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数据说明:本次调查共对全国109所高校的师生进行了问卷普查,在地域分布上,上海地区高校49所,上海以外地区的高校60所。在高校类别上,211/985类高校44所,普通本科类(一本、二本)高校43所,专科类(三本、高职高专)高校22所。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对不同类型的高校在创业支持、创业教育方式及创业教育师资队伍三方面的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比较分析。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由于样本选择在整体随机的基础上,特别增加了几个设置了创业学院的高校,这些高校在创业支持等方面相对完善,以致整体比例数据比实际要高,但数量不大,不会对占比变化产生逆转性影响。

2.1创业支持




创业支持方面,重点本科院校、普通本科、专科院校的学生在受到的创业支持力度上整体依次减弱,尤其是在硬件孵化园区和资金支持方面,差距尤为明显,受调查重点院校中,建立孵化园的占59%,但专科院校仅为27%,不到前者的1/2,这跟高校间资源配置差异不无关系。另外,创业社团和创业活动在各类院校都占比很大,比例数值均在70%左右,其它的支持相对而言占的比重少,尤其是创业学院的设置数量,受调查的各类院校中,均为个位数,这一情况在普通本科和专科院校中尤为明显。相比创业学院,创业活动组织较为随机,在系统性和持续性上相对其它支持方式也较为不足。

2.2创业教育方式




在创业教育的方式上,一半以上的重点本科院校设置了以专家或创业者为导师开设专业必修课或选修课的课堂授课方式,相对而言,专科院校由于师资的限制,开设创业课程的高校比例较少,为36%,这一数值约为重点院校64%的一半。但在创业实践和模拟分析以及创业技能测评等实操性创业教育上,专科院校并未逊色,与本科高校相差无几。

2.3创业师资




在创业师资方面,辅导员等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为创业课程的授课主力军,在各类院校中,占比均在50%以上,这可能与各院校将创业教育纳入学生就业、团学工作有关。211/985类高校中专业授课讲师、教授在创业教育中的参与度明显优于其他类型学校,这与211/985类院校大力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关系密切;专科类院校中外聘创业者或企业家的比率很高,甚至优于普通本科院校,这跟专科类院校以就业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2.4综合比较

项目
211/985
普通本科
专科
共同点
创业支持
资金支持和创业孵化基地普及率高
资金支持和创业孵化基地普及率中
资金支持和创业孵化基地普及率低
以学生组织及创业活动为主,系统性的创业学院少。
教育方式
课堂教学和定期讲座结合教学为主
课堂教学和创业讲座的教学形式较重点高校略低,占45%左右。
系统的创业课堂教学率低,40%不到。
实践模拟教育和创业能力测评欠缺。
师资队伍
一半以上的学校有专业授课老师和外聘企业家结合授课。
有专业授课老师和外聘企业家授课的高校比例不足一半。
专业的创业教育老师欠缺,但外聘创业者或企业家的普及率相对高。
辅导员等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为创业教育主力军。

调查小结:
1)创业教学在各高校得到了普遍的重视,除了开展创业活动外,不少院校设置了孵化园,并提供资金支持;
2)大部分院校的创业教育缺少系统的课程设置,设有创业学院的高校更是屈指可数;
3)整体上,缺少实践层面的教学和对学生进行创业能力的测评;
4)辅导员等负责学生工作的老师是中国创业教育的主力军。

三、本科院校创业教育案例分析


本科院校在创业教育方面拥有先进的师资队伍和优秀的生源,资源与政策环境也较为优渥。形式上走的是较为传统的学术型教育模式,旨在培养企业型的创业人才。创业教育在各校中大致呈现三种层次的分布:创业教育发展较好的院校以创业学院为载体;其次是开设创业专业或创业班;再次,也是大多数学校采取的模式,通过开设创业类课程对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以下将以案例形式对本科院校中的三种类型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分析。

3.1创业学院

本科院校创业学院的设立主要采用无形学院模式:即学校创立创业学院,在创业学院内设创业类专业,配置创业类课程与创业导师,但这并不涉及学籍和院系调整,而是现有培养体系外的补充体系。这种模式下的设立创业学院除了负责创业教育之外,还负责创业信息发布、创业竞赛等创业支持项目,兼有创业信息中心的职能。选择设立创业学院作为创业教育的载体,对该本科院校的师资、生源、资金、课程内容等方面都有着较高的要求,因而也能从某程度上显现出该院校对其创业教育的重视。代表院校:上海交通大学、温州大学、中山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上海交通大学采用开门办院和无形学院的模式,依托本身的科技创业资源,优秀校友资源以及政府资金政策支持资源建设创业学院。下面从课程设置、教学形式以及师资队伍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3.1.1教学形式

上海交大创业学院广泛运用校内校外资源进行创业教育,保证创业支持。除了常规的课程设置以外,创业学院还有许多相关的品牌活动助力创业教育发展。

1)创新创业大讲堂:邀请企业家以及学校教授为学生讲授时代热点与创业知识,演讲内容包括企业者的创业经验,如汉庭连锁酒店创始人季琦的“十年创业路”,也有政府官员对创业优惠政策与环境的解读,如杨浦区区长金兴明的讲座。创新创业大讲堂涵盖内容广,邀请嘉宾含金量高,是交大创业学院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之一。

2)创业沙龙:创业沙龙较之创新创业大讲堂更偏重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学生激发创业点子,学习创业亚知识以及营造学校创业氛围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活动内容包括电梯演讲、商务礼仪分享以及72小时创业特训等等。

3)海峡两岸创新创业交流营:这是交大创业学院“开门办学”的重要体现之一,通过联通两岸资源,通过“海峡杯”创业计划邀请赛互相交流、学习,促进海峡两岸创业教育的发展。

3.1.2课程设置

创业学院学员实行弹性学制,学习年限为1.5年至5年。其中1.5年为课程修读时间,课程学分≥12学分。创业实践学分为5学分,总学分≥17学分方能毕业。

具体课程内容上包含核心课程模块、特色课程模块、专题研讨模块和实践以及实战模块。核心课程模块主要教授的是基本商业知识、创业机会的识别等基础知识,务求学生对创业有基本而理性的认识和了解。特色课程模块为选修的模块课,是结合了上海交通大学坚实的理工科背景的优势,分信息通讯、先进材料、智能技术、生物技术以及互联网等五类科技创新创业的模式,有针对性地教授每项技术商业模式运作发展的课程。至于专题研讨模块、实践模块以及实战模块则比较偏重于实践性教学,通过案例教学与创业见习相结合,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创业技能。

附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教学计划

上海交通大学创业学院教学计划
课程模块
课程名称/英文名称
总分
学时
开课学期
开课单位和责任人
核心课程模块
(必修)
组织与领导力
1
17

安泰学院,徐飞教授,唐宁玉教授
创业机会的识别
1
17

安泰学院,董正英教授
风险资本与创业
1
17

安泰学院,谈毅副教授
特色课程模块 (选修其中一个模块)
信息通讯产业模式与创业
1
17

电信学院,徐昌庆(待定)
先进材料产业模式与创业
1
17

材料学院,王敏教授
智能技术产业模式与创业
1
17

机动学院,殷跃红教授
互联网商业模式与创业
1
17

软件学院,王东副教授
生物技术产业模式与创业
1
17

生命学院,丛峰松,副教授
专题研讨模块(选修)
创业案例
1
17
春(2)
华威创投投资团队
如何看待创业风险和成才
1
17
春(2)
产业界领袖+工科学院
  +经管学院教授
主题研讨
1
17
春(2)
产业界领袖+工科学院+经管学院教授
实践模块
(限选)
(至少4学分)
创业模拟夏令营
2
34
暑(1)
团委
暑期海外企业见习
1
17
暑期
团委+工科学院+经管学院教授
实战模块
(必修)
创办企业
2
34
不限
团委+教务处
创业基地见习
2
34
不限
团委+教务处
创业实践考核及毕业认定


3.1.3师资队伍


优秀而丰厚的人才储备是交大创业学院的一大优势,在创业教育的商科知识领域,交大创业学院配备了安泰学院的教授来传授核心课程模块的企业基本知识;在特色课程模块方面,则是利用其理工科教育领先的优势,分请材料、电信等各个学院的老师讲授五大科技创新产业的专业知识;在专业研讨模块方面,则引入投资团队与产业界领袖+工科学院+经管学院教授;实践和实战模块则由团委负责。交大创业学院各个模块的教学都有相应专业的老师指导。

3.2创业专业/创业班


由于创业教育很大一部分的内容是关于商业运作、财经类知识的教育,所以大多数院校所设置的创业类专业一般会依托于其本校的工商管理学院进行开展,而且也多以第二专业或者不涉及学籍调整的补充形式存在。代表院校:华东理工大学、山东大学。

以山东大学为例,山东大学开办了卓越创业基地班。学制上采用1+1弹性学制,第一学年从三年级学年开始前的暑期开班,第一学年修完全部课程及实习实践,即由学校颁发课程结业证书;若有兴趣第二学年可继续留在基地学习,以接受创业实践指导为主。导师方面采用三导师制——校内导师+企业家导师+政府官员导师联动指导与帮带。教学模式方面采用“学习+组建虚拟公司+实验室训练+实习实践”教学模式,开班同时学生即组成团队,拥有创业计划项目。所有活动均是以团队形式进行,采用“边授课,边演练”的方式,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通过实验室训练、实习实践基地强化知识的应用。

而华东理工大学,则是提出并贯彻了“在全面工程教育背景下的创业教育和基于CSSO(构思(Conceive)-策划(Scheme)-模拟(Simulate)-运作(Operate) )的工科大学全程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除了常规的创业课程外,还在商学院开设了“创业管理”专业,作为第二专业选修开放给全校学生。

3.3 创业课程

在创业课程开展方面,几乎所有本科院校都有开设创业课程。课程内容多为《创业学》、《大学生创业理论与实务》和《创业精神》等基础性、学术性以及概括性的知识,较显表面与枯燥。教授创业课程的老师以负责学生工作的教职员工为主,或依托工商管理学院的教师资源完成教学任务。而在课程设置方面,这类创业课程一般会作为全校公选课或者商科类专业的限选课存在,每周1~2个学时,并且是百人左右的大班教学。由此看来,大多数学校的创业课程比较偏重于创业基础知识与精神的普及,关于实战方面或者更深层次的商业运作方面的知识并没有涉及。

此外,大多数本科院校无自行研发的创业课程,多为引进一些社会机构的创业教育产品。比如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与上海师范大学引进NFTE的创业教学课程,再比如KAB的《大学生KAB创业基础》被各大高校广泛投入使用,以及SYB课程的引进开展。(关于各个社会机构教育产品的介绍与比较将在下文详细说明)。

小结:本科院校创业教育虽然覆盖面广,但是学校、地区之间差异比较大,各高校创业教育发展参差不齐,既有发动全校资源支持创业学院运作发展的,也有单纯开设一两门概论性质的创业课的。另外,本科院校学院派的教学风格,使得大多数院校的创业教育形式较为传统,缺少实际应用层面的教学和对学生创业能力的测评。

(未完待续)

明日预告:
专科院校创业教育案例分析

社会创业教育培训机构比较分析


回复姓名、手机号码及邮箱,即可索取完整版《中国百余所院校创业教育现状及建议》
========================
【关键词互动】
【规则1】创业企业:回复编号“001”起,如“001”
【规则2】2013全球创业周中国站关键词,回复:王强,徐小平,朱晓明,融360,拍拍贷,金融办,中新力合。
【规则3】创业课堂走进全国60所高校,回复相关高校名字,查看详情,如:浙江大学。
【规则4】创业观察,回复最近的关键词“大饼”、“比特币”、“降级”等。


创业项目及合作交流,请联系 ecc@stefg.or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南京财经大学 mynjue.com ( 沪ICP备06058577号

GMT+8, 2025-8-17 09:18 , Processed in 1.762755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